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
【日期:2023年09月03日】 【单位: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 【作者:张清怡 张迪等】

报道一:观察发展成就,凝聚精神力量

为引导青年学子了解社会发展成就,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3日,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尚合志”团队在张迪老师的指导下,前往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开展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街头调研、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以“文化传承”、“人民生活”为观察视角,以“了解民生民情、观察发展成就、领悟伟大精神”为实践目的,号召广大青年深入基层,坚定“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信心与决心。

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参观地方博物馆及展览园队员通过馆中陈列的历史照片与物件,回看了小岗村的发展路程红色历史文化,了解了小岗村大包干一路攻坚克难取得巨大成就的奋斗历程,感受到了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下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加深了对伟大团结精神的理解。

寻访非遗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据团队成员了解,自2018年10月以来,小岗旅投深入挖掘凤阳民间非遗文化,相继聘请凤阳花鼓传承人邓凡兰、凤阳民歌传承人穆星、淮河大鼓传承人何吉平、濠州剪纸传承人唐家善等民间艺术家给游客展示非遗文化,形成常态化表演项目,是众多游客的网红打卡点。因此,团队成员们前往“当年农家”景区观看传统花鼓戏等一些非遗文化表演,感悟到了匠人们对待艺术创作认真严谨的态度,立志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传承工匠精神。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切身感受到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产业创新、人民生活等领域发生的巨变,感悟到了青年身上承载的时代重托。队员们纷纷表示:“要继续提升自我,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行动实效,主动在实践中绽放青春梦想,为投身强国伟业练就过硬本领。”(作者:张清怡 张迪 摄影:杨岩)


报道二:“一对一”爱心助学

为传递爱心,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爱心助学小队”团队在邓艳萍老师的指导下,前往每位成员的家乡同步开展自8月3日至8月30日为期一个月的以“为祖国勤学修德,心手相连,传递希望”为主题的爱心助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开始前,小组成员讨论了活动目的与主题,并积极制定了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以及设定助学对象标准和助学时间表。团队成员们事先了解了孩子们的日常作息习惯、学习科目内容以及性格特点,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为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并给出一些学习方法和建议。在爱心助学过程中,成员们有针对性的对部分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质量。

本次实践活动,帮助团队成员们走进孩子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心声,解答他们的学习难题。同时,也激励着团队成员们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用行动回报社会,用实践感恩社会。(作者:杨雨欢 邓艳萍)


报道三:观发展成就,定奋斗决心

为深刻领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来的城市发展变化,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接班人”团队,自8月23日起,在孙玉楼老师的指导下前往南京市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南京国防园,通过浏览图片、文字和实物讲解,成员们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南昌起义建军初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走过的风雨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无不敬佩解放军的爱国决心、战略智慧以及勇气胆略。随后,团队成员们在军兵种馆详细聆听了陆、海、空、火箭四军的现代化武器模型介绍。日益先进的现代化武器制造技术与战斗能力让每一位成员们心潮澎湃、无比自豪。秦淮河,地处长江下游,全长约5公里,沿岸古迹荟萃,被称为十里秦淮。随着一张张照片被队员们拍下,那与过往截然不同的景象也呈现在眼前,队员们纷纷感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带来的十里秦淮焕然一新,桨声灯影八方客来。

本次实践活动主要分为观察与调研两部分,使成员们直观感受到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效和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就,提高了国防意识,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作者:邹一婷 孙玉楼)


报道四: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文化

为加强大学生对历史文物及红色精神的认识,增强学生责任感与社会实践能力,自8月25日起,在孙玉楼老师的带领下,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鲸鲨”团队在安徽省蒙城县蒙城博物馆开展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在查阅大量资料后,来到了蒙城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四层楼”高的巨型锻铜浮雕。浮雕描绘了尉迟寺先民劳作、庄周梦蝶、灵山寺、以及楹联文化等图像,使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蒙城历史文化如此之深厚。接着,成员们来到了《蒙城的起源》展厅,展示的是出自“中国原始第一村”——尉迟寺遗址的青铜器、陶瓷制品、书籍以及一系列艺术品。成员们来到《古蒙神韵》展厅,展现了蒙城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一代圣哲庄子、巾帼英雄刘金定、指画家苏延煜、女画家张襄,抗战时期的彭雪枫,周元皆在此地。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纷纷感慨“蒙城真是人才辈出”?,并感叹于蒙城人民精于学习、善于创新、坚韧不拔的精神内涵。最后,成员们来到《楹联之乡》展厅,展厅两旁有两块匾,上面写有“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短短几句话足以说明“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早已刻在了每个蒙城人的心中。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使团队成员们学习了历史文化知识,还加强了成员们的爱党、爱国精神。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理应继续发扬老一辈“能吃苦、有作为、无私奉献、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作者:郭喜龙 孙玉楼 摄影:卢进进)


报道五:走进大包干纪念馆,传承小岗精神

为传承红色精神,了解小岗村丰富的历史文化,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红色之旅”团队在孙玉楼老师的指导下,于8月29日,前往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进行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当年小岗村人民开展“大包干”的珍贵历史。

团队成员们到达小岗村后,在与当地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小岗村近年来的现代化管理措施与生产模式给村民带来的可观收益,纷纷感叹小岗村发展变化之大。接着,团队成员们步行来到大包干纪念馆,馆内分为主展厅、多功能厅、附展厅等部分,主展厅由《决择》、《追梦》、《关爱》三个展区和大型群雕《十八颗红手印》及实物展台、展柜组成,真实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不仅使成员们深刻领悟了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更明白了小岗村的“大胆”改革为中国农村的发展开创了新纪元。“小岗精神”是农村改革之路的起点,是一种敢想敢干敢于担当的实践精神,更是新时代大学生需要不断去学习与思考的精神食粮。

本次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深刻思考,真正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含义,了解了改革开放的意义,也意识到了新时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自身觉悟,认真履职尽责,厚植爱党爱国精神,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作者:杨璐 孙玉楼)

(特约通讯员:王传林 审核:彭丽萍 编辑:李锦)

【浏览:

关闭

  • 微博
  • 微信
  • 媒体
  • 视频

皖公网安备 34112602000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