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
【日期:2023年07月22日】 【单位:校团委】 【作者:张敏等】

报道一: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落户界首


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1日,我校党委委员、副院长黄远友来到界首市看望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并为界首“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

界首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亚辰与黄远友共同启动【半岛平台】中国有限公司官网“界首观察团”实践活动。校团委书记张聪与界首团市委书记郑贺签署校地合作协议。

黄远友对社会实践基地的落户表示祝贺。他指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学校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走出校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研究问题的宝贵契机。大学生要争做新时代的好学生,主动深入城市农村、企业工厂,下乡入户、调研乡村振兴中的难点,深入社区、了解百姓所呼所盼,走访企业、研究产业结构问题,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他强调实践团成员要展示好安科形象,将安科青年勇承担社会责任,不怕吃苦,“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安科精神传递给界首人民。他希望共青团要搭建好一座桥梁,努力为学生搭建好学习锻炼、增长才干、贡献力量的平台,以校地联动共建乡村振兴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抓手,扩大交流平台、深化合作领域、拓宽合作项目、力求合作共赢。

周亚辰对黄远友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希望【半岛平台】中国有限公司官网青年大学生用年轻人的视角来观察这座城市、推介这座城市,为建设美丽界首贡献青春力量。

黄远友与“界首观察”11名实践团成员共同参观了界首高新区规划馆,深度了解养城文化。

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黄立义、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李飞跃,校团委副书记李刚,界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曹伟,团界首市委全体工作人员、18个乡镇街道团(工)委书记、高中团委书记、高新区管委会团工委负责人,我校 “发展成就观察团”全体成员共同见证签约仪式。(作者:张敏 摄影:张欣怡 钟林琳 付晓)


报道二:赓续红色血脉 助力乡村振兴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7月7日,我校组织大学生文艺骨干来到凤阳县黄湾乡吴窑村,为乡亲们送上了一场精彩的文艺大餐,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在炎炎夏日下,实践团不惧酷暑,在露天广场为当地百姓送上精心排练的文艺节目。热情活泼的健美操《潇洒小姐》、表演唱《安科有你》、二重唱《夜空中最亮的星》、舞台剧《觉醒》、朗诵《红岩魂》、女声独唱《如愿》、情景表演《我们》、凤阳花鼓《鼓乡情怀》、原创表演唱《安科向未来》等独具艺术魅力的歌舞节目轮番上演,引来了乡亲们的阵阵掌声,不断将演出推向高潮。现场观众老少中青都聚精会神,小朋友们簇拥在舞台前激动地说:“哥哥姐姐们演的太好了,能教教我们么?你们以后还来么?”

吴窑村是我校乡村振兴定点帮扶村,长期以来,学校通过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定向采购、建立乡村振兴对口帮扶村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等形式,为定点帮扶村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就。

精彩的“文艺大餐”是学校多举措并举促进乡村振兴,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措,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感受到了艺术氛围,不仅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唱响了主旋律,激发了正能量,更巩固了农村文化阵地。大学生们还在演出现场为村民进行了防电诈、防溺水等宣传。

校团委书记张聪、黄湾乡党委相关负责人,我校驻吴窑村第一书记龚争参加活动。(作者:王明浩 摄影:李涛 耿世本)


报道三: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学思践悟 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小岗村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引领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发扬实事求是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展现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7月9日,由校学生会组成的“AK青春远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启程奔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感悟思想伟力。

在小岗村葡萄科技示范园、养殖场,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与企业工作人员和村民深入交谈,仔细观察了解葡萄种植和家畜养殖情况。当看到小岗村的智慧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农业产业正茁壮发展,农民生活配套设施在逐步得到完善,新型农村的建设带动了农民增收、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实践团成员对党的乡村振兴战略表示深深认同和支持,他们表示,正是有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正确领导,小岗村在改革开放和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了崭新的一步,也在亲身实践中愈加坚定了坚持不懈为农业发展奋斗、为祖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7月10日上午,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张聪的带领下,参加了凤阳县小岗村首届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月开幕式。开幕式后实践团队参观了大包干纪念馆,重温小岗村的改革历程,感受了那一段艰辛岁月,深切体会到如今新时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团队成员边走边看,边听边记,用心感悟沈浩同志的崇高精神。沈浩同志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锐意改革、不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实践团成员刘苏倩说:“沈浩的事迹为广大青年学生践行理想树立了生动的榜样,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做一个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心有阳光、步履坚定的奋斗者,努力为新时代强国新征程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据介绍,“AK青春远航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聚焦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学思践悟的主题,深入开展理论宣讲、党史学习教育、调查研究和成就观察等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关注社会热点、勇担社会责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的足迹,学思践悟思想伟力,用心体悟我省在改革开放、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工作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我省“五大发展”赋能助力,作出安科学子的贡献。(作者:窦强强 许杰 摄影:窦强强 许杰)


报道四: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学思践悟 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金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7月11日,由校学生会10名同学组成的“AK青春远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奔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实践团队抵达安徽省金寨县后,立即前往金寨县烈士陵园。陵园包括革命烈士纪念塔、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红军烈士墓园、红军广场、洪学智将军纪念碑、金寨县红军纪念堂、红军村七个部分。

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陵园中央,1960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兴建。1965年10月建成。塔高24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塔身正面镌刻着刘伯承元帅亲笔题写的“燎原星火”四个镀金大字。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金寨人民前赴后继、不怕牺牲,除了纪念碑上镌刻的烈士姓名外,还有九万余名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

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团队成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依次参观了序厅、革命史展、开国将军展厅、洪学智将军纪念馆等,仔细观看一张张历史图片、一段段文字资料、一件件珍贵文物,亲身感受革命先烈们在战争年代为寻求真理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为国家的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力量。

团队成员表示,作为享受先辈奋斗成果的后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忠贞不渝的理想信念,历尽艰险的吃苦精神和坚不可摧的乐观主义,从中汲取勇气和智慧,让理想、信念和忠诚的力量融入自己的血脉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途中接续奋斗。(作者:金波 张航 摄影:金波 张航)


报道五:农学院走进凤阳县福康养老院开展孝老敬老情暖人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培养大学生孝老敬老品质和感恩奉献意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月7日,农学院“暖人心”实践团在团委书记郑玉莲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凤阳县福康养老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为把科学、健康的养生理念传递给老人,志愿者们与老人们一起舞动手指,跟着小视频练习手指操,现场气氛活跃,兴致盎然。

为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志愿者为老人们带去了健美操、啦啦操、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以及朗诵《诗颂中华》等节目。老人们饶有兴致地看着节目,整个养老院充满了欢声笑语,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才艺表演结束后,志愿者与老人们话起了家常,讲讲养生小知识,分享大学生活中的奇闻趣事,老人们也时不时地鼓励志愿者好好学习,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人。

午餐时间,志愿者们主动给老人拿餐具、分餐,帮老人戴口布等,让老人吃上了“暖心饭”。有位老奶奶激动地说:“你们来啊,我们吃饭都变香了。”

此次活动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展现了青年大学生的青春热情和社会担当,进一步践行和弘扬了孝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作者:陈宇豪 摄影:刘深语)


报道六:拾梦非遗传匠心,红色文化续风华


为传承非物质文化,在实践中寻找让非遗文化历久弥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6月18日至7月4日,【半岛平台】中国有限公司官网“拾遗”发展成就观察团前往蚌埠市文化馆及蚌埠市特殊教育中心聚焦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非遗展演“我参与”、非遗宝藏“进校园”、非遗文化“新国潮”、非遗传人“谱青春”四个活动方向展开,走进非遗、发展成就观察、领略非遗精神、寻访传承人物,努力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文明传播,实现非遗飘香,助力蚌埠城村发展。

活动期间“留青竹刻”、“葫芦工艺雕刻”、“面塑”、 “剪纸”等非遗传承人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展示工艺作品。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虎头鞋”非遗手工童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草编”作品的工艺细节及技术。(作者:沈德艳 摄影:屈阳)


报道七: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学思践悟 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


7月12日-13日,由校学生会10名同学组成的“AK青春远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奔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合肥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7月12日,在金寨县南溪镇立夏节起义旧址,实践团队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团队成员瞻仰巨型雕塑“立夏烽火”,实地参观了伙房、饭堂、宿舍,当年战士们躺过的床、握过的农具、披过的蓑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再现了当时起义的场景,一件件实物见证了革命前辈不畏苦难,艰苦奋斗,永远跟党奋斗为中华民族谋求独立谋求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通过讲解员的详细讲解,实践队员更加深入了解了革命先烈周维炯领导的立夏节起义的斗争历史,深刻理解了立夏节起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

7月13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了战前形势、战役准备、突破江防、渡江战役烈士碑以及功勋长廊等,通过听取讲解、瞻仰实物文献、党史学习等方式,深切感受渡江战役的重要意义。沉浸式领略到了那段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学习到了永垂不朽的渡江精神。团队成员刘苏倩表示,渡江精神内涵丰富,是激励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团队成员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红色精神,充分汲取精神力量,传承好红色基因,要进一步学习革命先烈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对党忠诚、甘于奉献,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作者:李梦圆 摄影:刘苏倩)


报道八: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学思践悟 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安徽创新馆


7月13日上午,由校学生会组成的“上午青春远航队”春远人暑假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省会合肥参观安徽创新馆,零距离感受科技魅力,学习科技知识,体会创新精神,激发创新力量。

安徽创新馆是集成果展示、要素聚集、研发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平台,创新是这里的鲜明标签。团队成员依次参观了安徽创新探索之路、量子信息、聚变新能源、大科学装置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新材料、绿色低碳创新成果、生物与大健康创新等15个主题展厅,体验了虚拟现实设备等科技创新项目,学习到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学习算法、虚拟现实技术等知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团队成员表示创新馆里一个个实物,一件件模型以及声光电等手段,让安徽创新发展的历史、资源、成果,犹如春风“扑面而来”,让我们真正体验了科技强国强省的精彩盛宴。创新才能自强,奋斗方能争先。通过参观,进一步加深了团队成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思,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树立创新思维,将科技创新转化为今后工作的动力,保持与时俱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在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作者:武子怡 摄影:阮乐天)


报道九:我校“界首观察”实践团举行实践成果展


7月10日-14日,我校大学生传媒中心发展成就观察团在安徽省界首市深入企业、社区、乡村开展走访调研,用青春视角观察触碰感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14日下午,在完成实践任务后,实践团队在界首读书会开展【半岛平台】中国有限公司官网“界首观察”实践成果展。共青团界首市委书记郑贺,副书记王莉娟、见立出席交流会。

为期5天的走访调研与拍摄宣传,观察团成员参观了界首市天助纺织、华铂科技等各类企业23家,深入城市农村和企业,观察企业农场发展现状,了解发展历程,在实践中“增知识,长才干”,凝聚青年力量,发挥青年优势,为祖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郑贺对本次实践结果表示认可,她指出,大学生应当做好自己的人生、职业和未来发展规划。在日常学习中,应当多读书、多实践,从中体会到社会的发展规律,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见立在交流会中表示,在大学时期能够获得与社会活动交流的机会难能可贵,观察团成员应当抓住这次机会,用心体验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现状,尤其是在大学中的关键时期,更应明确自己的选择,确立自己的未来规划。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界首观察”11名实践团成员接触了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界首居民,认识到社会的广阔和多元性,培养了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团队相互协调、和谐沟通等多种能力,同时借助专业知识,将自身所学、所长投入到实践当中,展现了青年大学生对社会的担当和积极投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决心。(作者:王玉健 摄影:王玉健)


报道十:培育“小小推普员” 展现青年新担当


为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贡献青年学子力量,7月13日,我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成立了“普中华之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广德市开展实践活动。

走访调研不畏酷暑,认真讨论明晰计划

在广德市新时代文化实践基地,团队成员结合当地的“暑期公益课堂”进一步细化了普通话推广和调研活动的工作计划和安排。“暑期公益课堂”是广德市为解决外来职工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设立的公益课堂,共有三十余名各年龄段孩子。团队成员与孩子们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详细了解了他们的家庭情况、家长文化程度、家长职业等基本情况,并且对普通话在孩子们家庭中的日常交流和使用情况也进行了调查。与此同时,团队成员分组走进多个社区,与社区工作者和各年龄段的普通市民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当地市民对普通话的了解和使用程度,以及广德市围绕普通话推广工作制定的政策、实施的举措和举办的活动。

精心编排组织活动,寓教于乐循循善诱

“暑期公益课堂”中的学生均为外来职工子女,学生生长的语言环境复杂,实践团队选择面向这部分学生重点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

为吸引孩子们积极参与,团队成员郑宇彤、万沐阳用故事引入主题,深入浅出,用丰富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孩子们了解普通话对个人发展、国家进步的重大作用,组织孩子们开展自创的游戏“你听我说”体会普通话的实用价值。游戏中,一队用普通话传递固定语句,另外一队用方言,在规定时间内传递正确信息更多的一队获胜。9岁的袁钱子墨说,这个游戏让我体会到了普通话的用处,我以后会督促家里人和我一起说普通话。团队成员宋嘉怡、吴曜亭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分享会,指导孩子们将自己看到的最精彩的内容读给大家听,用普通话分享自己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悟,同时互相纠正不标准的发音,孩子们积极参与,场面热闹。团队成员马一荣、朱昆鹏引导学生用图画展现出自己与普通话的故事,带领所有孩子在长长的画卷上留下自己为普通话点赞的手印,教育大家要认真学习普通话,上好每一节课、说清楚每一个汉字。

团队其他成员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分赴设置在邱村镇吉山村和天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暑期公益课堂”,与那里的孩子一起开展“纸浆绘画”,以传统的造纸术为依托,鼓励他们用普通话介绍自己造纸的过程和所画内容的意义,鼓励用普通话本勇敢表达。

在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与孩子们耐心沟通、悉心指导、教育引导他们用普通话表达自己,鼓励他们做一名“小小推普员”,带动自己身边的人学好普通话、用好普通话,提升家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话的频率。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依据广德市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游戏和教具,寓教于乐,在提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使用普通话的意愿,将传播普通话的种子撒入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心中,鼓励他们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小推普员”。团队成员在活动过程中也进一步提升了自身了解民情、社情的能力,提升了用自身所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现了青年学生在新时代的新作为、新担当,此次活动也是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和担当,明确了自己的前途和志向。(作者:袁文艺 摄影:马一荣)


报道十一:建筑学院理论宣讲进校园青年筑梦新征程


为充分发挥青年典型模范带头作用,营造学习安徽省各级青年五四奖章、“两红两优”等优秀青年典型事迹浓厚氛围,进一步组织引导青年学生将党史团史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的十九大精神进校园,6月16日至6月19日,建筑学院“筑梦青年”院级重点宣讲团在校团委的统筹安排和建筑学院教师的专业指导下,按照全覆盖、广领域、多渠道的要求开展两场“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宣讲活动。活动覆盖建筑学院青马学员、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入团积极分子、受资助大学生等百余人。

2022年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刘馨怡以《接力精神火炬,筑梦星辰大海》为主题,带领学生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充分肯定的“自找苦吃”的精神。宣讲由视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殷嘱托》开场,围绕“追梦”、“担当”、“奋斗”三个关键词,列举了一系列榜样人物、先进事例,并结合自身在暑期返家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向大家宣讲了“自找苦吃”精神的深刻内涵,希望大家以理想为风帆,以担当为使命,以奋斗为标杆,在“自找苦吃”中收获大有可为之“甘甜”。在讨论交流环节,刘馨怡围绕如何开展社会实践和更好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两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鼓励团员青年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合理运用起来,为乡村振兴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2021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何依以《践行青春力量,谱写奋进篇章》为主题,带领学生深入学习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先进事迹。宣讲围绕“当代青年以青春之光,担时代之责”、“当代青年以青春之光,赴时代之约”、“当代青年以青春之光,扬奋斗之志”三个方面,列举了一系列榜样人物、先进事例,并结合自身在暑期返家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绩,向大家剖析了当代青年的“青春力量”和“责任担当”,引导身边人将奋斗精神印刻在每个岗位、每场实践、每次挑战中,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未来。

与会同学表示,两场宣讲活动主题鲜明,组织有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激情又有温情,能够激励广大青年在奋斗中立足实际、找准定位,树立理性、平实的职业观、择业观、就业观、劳动观,主动到基层一线“自找苦吃”、踏实奋斗、成长成才。通过学习,加深了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感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充分发挥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接下来,建筑学院“筑梦青年”院级重点宣讲团将进—步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校内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团员青年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理论学习和培训方式,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增强知识储备,通过辨析式讨论、仪式化教育,推动宣讲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在校外将理论宣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进中小学、进社区、进企业,通过沉浸式体验、社会化实践,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作者:刘馨怡 何依 摄影:李曹仝 李俊)

(特约通讯员:王明浩 审核:张聪 姚文均 编辑:李锦)

【浏览:

关闭

  • 微博
  • 微信
  • 媒体
  • 视频

皖公网安备 34112602000142号